上學期教室中有個角落是摺紙角,幾個小男生很喜歡這個角落,不斷的練習著摺紙的技巧,摺了很多東西,而摺這些東西似乎沒有什麼目標,像在消磨時間一樣。我希望孩子更有動力一點,並且挑戰摺不一樣的東西,甚至有不同的學習!於是我找來一個冰箱的大紙箱,提出我的想法:

「如果我們有一棵樹,可能會有什麼動物?」孩子開始想:鳥啊!瓢蟲啊!蝴蝶啊!花啊…,大家很有動機的想要做出一顆樹我的想法只是把紙箱變成一顆樹,樹幹的部分用報紙黏貼即可。但是孩子卻相當講究,覺得樹幹一定要是圓形的、立體的。於是他們找來了很多的奶粉罐,要塗上咖啡色的廣告顏料。



但是廣告顏料不好上色,再加上孩子一開始就將顏料稀釋了,根本沒辦法畫在光滑的奶粉罐上。不過小廷相當具有研究精神,不斷的加重顏料的濃度,最後發現其實不用稀釋最好畫,而且要慢慢的塗才會均勻。



最後的成品是這樣,看照片看不出震撼感,那一個大紙箱上面滿滿是孩子的作品。摺紙的部分有飛機、舌、瓢蟲、恐龍、花朵、企鵝、兔子、小狗…。葉子則是一片一片剪下來貼的。在樹幹的連接上也遇到了多次的挫折。這麼多節的樹幹孩子們用白膠來接合,但是搬動時總會倒塌。基於環保的緣故,孩子又不想用膠帶。最後的解決辦法是老師想出來的,也就沒有值得述說的價值了︿︿



有企鵝和恐龍,看出來了嗎?



這也是令我驚豔的作品之一。這是小丑帽,真的可以戴唷!這頂小丑帽從打樣板到剪布到縫製甚至是裝飾,都是六歲的小榕一針一線完成的。因為我參與在其中,所以我知道小榕歷經了多少的辛苦。但是他卻不屈不撓的堅持下去。裝飾的部分用了許多不同的縫法,就連我都不會,必須是有家政背景的老師來協助才行。小榕細心、耐心的堅持著。亮片也是一片一片縫上去的呢!超厲害!



這個作品是在展示(期末時有個展覽會,邀請全園的幼兒前來觀賞)時有相當高詢問度的作品。很多小男生都相當好奇。這是一個魚池。旁邊站立的有章魚,而大家最好奇的是在照片左下角白色圓柱狀連接一個保特瓶頭的東西。猜猜看,那是什麼?是一個燈呢!兩個白色的圓柱是支架,而保特瓶是燈罩,這樣解釋之後有沒有覺得很像?這也是小軍的作品唷!為了連接那兩根白色的紙捲,可是傷透了大家的腦筋。而如何讓線穿過保特瓶蓋又不會滑落,也是一個考驗。小軍和老師們不斷的討論、實驗,最後終於完成啦!

孩子的潛力相當無窮。我從不當他們是個孩子,我和他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有時候孩子甚至是我的老師。就像有一次寫在白板上的白板筆字跡擦不掉,我猜是因為太久的緣故,讓白板筆乾掉了。小廷建議抹布沾一點水;小濬則推敲當初可能用錯筆,用成奇異筆所以才擦不掉;而小軍給了具體的建議:「用白板筆再描一次就可以擦掉了。」或許這是一些舊經驗,但是我欣賞孩子推論的過程,推論之後進行實驗,這,不就是科學了嗎?我的教室裡,有好幾個科學家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