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學期初,我開始推動讓孩子自己借閱書籍的活動,之前在孩子中班的時候,孩子每週也有將書帶回家,但是是義工家長幫忙選好書,放在每一個書袋中,孩子每週只要交換書袋,如此便可以看到許多不一樣的書。而這學期,我讓孩子自己選書,像在圖書館一樣,選他們自己想看的書,之前的方式為什麼不好?沒什麼不好,老師省去了許多的麻煩(麻煩事之後說),孩子,卻也失去了許多選擇的權利!


為了讓孩子有所選擇,就為了這一個小小的希望,於是我開始用溫柔的堅持,釋放訊息給家長及我的搭檔,希望能讓孩子自己借書,很幸運的,沒有太大的阻礙。但是班上的圖書不足,必須開始募捐書籍,有人反應用募捐的書品質不佳,既然是募捐,必定是將家中較不常看、不喜歡看、或是破舊的書捐出來;但也有人說:

「我家的書太多,而且是很不錯的套書,孩子看過了,我可以拿出來分享!」

於是我們想出了替代的方案---捐書和交換圖書,有些書真的很棒,家長想分享卻又捨不得捐,便可以利用交換圖書的方式,將書放在班上,等到學期末,再將書拿回。很多家長能接受這樣的方式,於是書籍的數量漸漸累積。等到書籍的數量到達一定時,再請義工媽媽來分類,區分成四大類,每一類18本(班上有18個孩子),家長們希望孩子可以一次借四本書回家,不同類的書籍都有涉獵,而不單單專注在某一類的書籍。


於是借書活動開始,我制定了規則:
1. 一次借四本書。
2. 週五借書,隔週四還書。
3. 會自己寫上書名、書籍編碼、借書日期。


孩子第一次可以自己選擇書籍,個個興奮莫名,雖然只有72本書可以選擇,比起圖書館真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可以自己選擇的感覺,我不知道孩子怎麼想,我只知道就我個人而言,那是一種尊重,一種我長大了的開心!


進行了幾個星期,我開始覺得不對勁,孩子開始抱怨書很重,開始不想借書,細細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幾經猜測,或許是因為一次借四本書太多了,根本沒時間看完;也有可能是藉書規則是老師訂的,孩子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聲音!於是選了一個時間讓孩子討論新規則,孩子果真很多想法,雖然場面亂哄哄,但是孩子可是盡情的暢所欲言,有人說一次借四本太多,借一本就好了!有人反對的說:

「我想看四本書,一本太少了!」

民主的社會,表決吧!經過一番激烈的辯論,最後的決議是:一次可以借2、3、4本,也就是你想借兩本,可以!你想借四本,也沒關係!


之前有很多孩子希望能用圖畫的方式來表示,我沒有反對,我希望孩子漸漸地知道文字是大家普遍可以接受的方式,而圖畫是文字的前身,當孩子掌握了圖畫的技巧,對於文字的接受度會更高!當我展示孩子的借書單,孩子清楚明白的發現,用文字來書寫能讓大家都看得懂,若只是圖畫,可能需要猜個老半天!於是孩子也希望能用文字來將書寫書名,但是有孩子反應文字太難不會寫,怎麼辦?

「你可以自己再試試看。」揚說。

「你可以空下來請老師教你。」茹說。

「你可以寫注音啊!」澂說。

「你也可以有些用寫的,有些用畫的。」宜說。

這些,都是很好的解決辦法,我們都讓孩子去試試看,沒有特別的限制,只希望孩子能愉快的去探索文字的奧妙。


孩子的意見有了表達的機會,孩子的又開始陳進在借書活動中,用他們自己制定出來的規則!

前幾天,我聽見芸對澂說:

「我介紹你看這本書,很好看唷!」

澂開心的翻閱著,

『你也可以看看這本書,很好笑!』澂隨手抽出一本書給芸。

孩子會彼此分享了呢!孩子對於看的書有心得了呢!


是因為給了選擇,所以才有這些反應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