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植物的主題展開了,由實習老師(小欣)打頭陣,先和孩子討論種子的相關事物,小欣相當的值得讚賞,當然也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是塊璞玉,值得好好栽培,下次再好好分享他的事蹟︿︿


一開始,小欣相當用心的蒐集了將近40種的種子,一張海報大大的張開,真是令人震撼,孩子自然會想要上前好好的觀察一番,小欣問孩子:

「木瓜的種子在哪裡?」小欣認為不久之前才剛打過木瓜汁,孩子還幫忙老師挖木瓜子,應該可以找得出來在哪裡,雖然乾的木瓜子和濕的有一點點差距,但不至於認不出來。這些通通是大人的想法,孩子才不是這樣想。孩子隨意拿了幾種種子,還有人拿桃子的子,大小也差太多了吧?!孩子真的不知道木瓜子長什麼樣子嗎?平常在家裡吃木瓜的時候,沒有看過成人處理木瓜嗎?我們一家人都愛吃木瓜,一家五口,每次都要買三顆木瓜,對半切,一人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再平均分食,在吃木瓜的之前,必須先把自己的木瓜子處理乾淨,因此對於木瓜子一點都不陌生。但是現在的孩子,似乎有很多我認為他們應該知道的東西都不知道了,不知道這些有沒有關係?就以眼前來看,似乎是沒多大的影響,但我擔心的是,孩子逐漸在喪失對生活周遭環境的感知力與敏感度,對於自然萬物視為理所當然,對環境不再存有好奇與感動,不會再付出愛與關懷,我們未來的國家棟梁,就要成為活死人了,那麼你說他現在不認識木瓜子有沒有關係?

小欣給了三個提示:黑色的、橢圓形、像輪胎一樣有很深的花紋,孩子拿了美人蕉、武竹、黑豆,就是沒找到木瓜子。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正好教室中有顆木瓜,我切開給孩子看,


小濬:「顏色好淺喔!」是啊!濕的木瓜子顏色比較淺唷!並不是全然的黑色。

我:「濕的木瓜子跟乾的木瓜子有一點不一樣唷!濕的木瓜子有一層膜看起來比較光滑;乾的木瓜子看起來皺皺的。」

小廷拿了桃子的種子給我,小廷只記得我說的最後一個提示:皺皺的,卻忘了前面兩個變項:黑色、橢圓形。真是可愛極了!我再重複一次提示,請小廷去找。終於有孩子找到木瓜子了!


在看小欣試教時有些想法浮現,孩子對於海報上的種子相當好奇,也很想一探究竟,有哪些方式可以讓孩子認識種子?認識種子的意義是?當孩子說出這是花生的種子,然後呢?只是答對了答案,就沒有了嗎?看種子海報是一個很棒的引起動機,如果是我,或許會請孩子選一個喜歡的種子去查書看看是什麼種子,或者是種種看,讓孩子有動手、動腦的機會。


因為好奇、因為種子很小,所以想要接近,所以秩序難維持,這是一定的,如何克服呢?如果分小組進行,會不會好一點?一次6~8個人參與看種子海報的活動,其他人進行角落,將人數減少,彼此的距離拉近,互動的內容應該可以更加深入。


# 三張圖都是木瓜的一部份。

# 終於有點正常人的生活。

# 昨天拉了八次肚子,整個人飄飄然,像在雲端。還是腳踏實地的感覺好。

# 今天眼壓超高,頭爆痛,到底哪一天可以健健康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a 的頭像
    Sophia

    Sophia的幼稚園地

    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