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談論如何改進課程才會對孩子最好,我們的心中真的有孩子嗎?我們看見孩子的需求了嗎?孩子要的理解與陪伴,我們給了多少?忙著準備教學,卻忘了蹲下來抱抱孩子、看看孩子,和孩子說說話,不管教的有多好,孩子的心依舊得不到滿足啊!
凱凱最近上課真是讓人頭痛極了,不斷的在挑戰老師生氣的尺度,讓老師數度請他起立罰站。那一天實習老師試教,我想,為了減低實習老師的挫折,我該坐在凱凱身邊”壓制”他,以免他又出現之前令老師頭疼的行為:轉身和同學聊天、大聲唱反調、躺在地上…,老師給過機會,也提醒過無數次,但凱凱卻依舊故我,老師只好使出最後的手段:請起立!但效果似乎不彰,站著的凱凱視野廣闊,看的事物更多啦!搗蛋的手段也就更多,光是用臉部和同學擠眉弄眼,就影響了幾個孩子無法上課。
我在凱凱準備轉身找人聊天時坐到他身邊,凱凱一看到我坐下,馬上坐回位置,笑瞇瞇的看著我,小手輕輕的摸了一下我盤坐的腳,我提醒他要看老師、專心上課,凱凱笑盈盈的說:「好啦!」整個上課的過程大約20分鐘,凱凱就乖乖的坐在位置上20分鐘。過程中會不斷的轉頭對我微笑,那笑容好滿足、好幸福。一股很深的自責感在我心中蔓延,凱凱要的,只是陪伴,真心的陪伴,他的搗蛋行為其實是在求救啊!為什麼我看不到?感受不到?他只是一個缺乏愛而在向我們要愛孩子,我給不起嗎?
想起上學期,中午大都是我睡在凱凱旁邊。我習慣性的為孩子拍拍,凱凱會抓起我的手,放在他的胸口,用他的小手按在我的手上,然後,很安心的睡著。有多久,沒有和他這樣親密的”貼心”?我忙到忘記看到他的需求,我忙到忘記他只是一個極度需要愛的孩子,他不管今天老師用得是方案、單元或主題,他只要老師真心的關懷與陪伴啊!
在教學現場,當我們以為做了對孩子最好的事情,真的是好嗎?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的需求,而不是站在老師的角度看孩子的需求!
# 柳丁發芽,很可愛的小綠苗。SONY的近拍很不優,尼康4300超棒!
# 吃過晚餐,想喝點東西,卻又擔心茶類會有咖啡因(珍珠奶茶也會讓我睡不著),於是我問胖:「有什麼東西是熱熱的,喝了不會睡不著的?」胖想了一下,很認真的說:「熱開水。」>
- Apr 27 Fri 2007 06:49
96.4.27~理解與陪伴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