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分別有語言和職能治療師到學校為特幼兒服務,因治療師對於新生尚不熟悉,因此由我全程作陪,一一為治療師解說該名特幼的狀況,也藉此得以偷學了幾教學的方法,分享一下囉!

小鈞說話速度很快,字彙量足夠,但理解力不足,老師利用圖卡讓他練習說話放慢,老師的音調也變慢,用一個字一拍的速度問:「這。是?」等待小鈞回答,說也神奇,老師並沒有要小鈞說話變慢,只是用緩慢的口吻和他持續問答,小鈞也漸漸的學習老師的緩慢語調。小鈞的媽媽是個說話速度相當快的人,不儘快,又多話,每天說再見得說個五分鐘才會真的離開:「小鈞要乖乖上課唷!水壺拿出來掛好、餐袋放好,上課要乖乖坐好唷!媽媽下午來接你會問老師你有沒有乖乖上課,有乖乖上課才可以喝養樂多。不可以親小朋友…。」我的天啊!對小鈞來說,其實有點刺耳,也讓他無形中養成了快速說話以及急躁的個性。

再者,空間概念是很抽象的東西,要如何培養?我們究竟是如何學會分辨左右的?是死背之後內化了嗎?對特幼而說,這樣的內化能力可能相當的困難,必須要一步一步的教導。怎麼教?像小鈞會認簡單的幾個字,就先教他認識”左”、”右”,再將左右的字卡擺在圖卡的上方,指導者下指令:「請拿左邊的圖片(可說出圖片的內容)給我。」或者是三個相似的東西,例如:碗,依序排開,左右兩邊的碗放上字卡,指導者:「請拿右邊(左邊、中間)的碗給我。」讓文字變成一個線索,而不單單是憑空想像左右。待孩子熟練之後,再漸漸撤掉字卡。

看著小吟做治療最心疼,因為他全面發展遲緩,三歲多的年紀,卻無法做出向上跳躍的動作,就連爬樓梯都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物理治療課時必須加強他的全身肌力。治療師請他攀爬繩索的網架、踢球、丟球、搬運大積木(海綿做的)…,小吟雖然在身體有了限制,好玩的心還是和一般孩子一樣的,活動場地中有一個約莫90公分高的平台,就和小吟的身高齊高,小吟玩性大起,想要爬上這個平台,在我們看起一個並不難的動作,小吟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汗珠從額頭滾落,還是沒能上去,最後在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下,終於爬上去了!我忍不住為小吟拍起手來,在心中感慨的想著:

「我是從當幼教老師才開始懂得珍惜生命!」當你看到小吟為了一個簡單的跳躍動作練習了一年,才能扶著桌子跳離地面一公分高,你就該好好感謝你那健全身體。

特殊生越來越多,資源卻不見增加,就連治療團隊都流失了一半以上的人手。這些治療課對特殊生相當重要,一個月卻僅僅排得上半個小時的時間,生命不斷的往前走,若不把握珍貴的學前教育時期,將來要花上更多的精力去教導,這道理大家都懂,需求這麼多,人力卻有限,要怎麼辦呢?



★ 草地很濕冷,甚至有一點冰,但是很舒服,感覺上,在草地上的腳指頭都張開了!我喜歡讓孩子用不同的肌膚去感受這個世界。

★ 雜念的拉亞漢堡店老闆娘,真的會讓人的清晨莫名的火大。

★ 回到台中了。大家對於我沒戴眼鏡竟沒有多大的反應??

★ 鼻子內側裂開,很痛,無敵痛,無時無刻都有種撕裂的感覺。

★ 怎麼覺得我和胖的做事方法開始有了明顯的差異?找個住宿的地方很難嗎?找出考試的時間很難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a 的頭像
    Sophia

    Sophia的幼稚園地

    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